2008年10月21日

天人交戰

一抹似是而非的烏雲
遮蔽了心眼
行走的道路
越來越偏
突然 一道雷神閃過
照見歷來的行逕
瞬間失去
所有的著力點

就像
洩了氣的皮球
抵不住大氣壓力
失去天理支持的靈魂
撐不起羞愧的身體
只能蜷縮在斗室角落
地心引力稍小的沙發裡
任憑陣陣氣滯胸悶
一波緊過一波的
侵襲

天旋地轉的唱片
輕輕滑出一彎樂流
飄過激戰之後的心海
帶走受傷靈魂的殘塊
形形色色
正邪都有

無力的微風
吹不起一絲漣漪
只帶來令人感傷的訊息........
智慧的代價 從來都是
傷痛不已

【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良心和私心交戰的經驗,那種正反兩邊、陰陽兩面的衝突,天使與魔鬼的拉扯,和真實的戰役幾乎沒有兩樣,耗費了巨大的能量,付出了可觀的代價。走過之後,不管結果如何,光明獲勝也好,黑暗大捷也罷,能不仔細靜觀其演變過程嗎?靈魂承受了撕裂般的傷痛,換得的不就是智慧的昇華嗎?現實世界,從古到今,經歷過的戰役不知凡幾,智慧也不知昇華至何等程度了,會因此而免除了爆發戰爭的可能嗎?這些戰役發生的過程是誰在觀照著呢?歷史學家嗎?教育家嗎?政治家嗎?還是軍事家呢?】

2008年10月17日

母親福爾摩莎

「濫墾濫伐」
是頑強的病毒
啃噬著表皮組織
母親台灣
罹患了可怕的皮膚病
滿目瘡痍
醫生說
感染源是 「短視近利」
若無法杜絕
恐怕會發展成蜂窩性組織炎


「濫排濫放」
是要命的毒汁
滲入了循環系統
母親台灣
血液裏流竄著大量的毒素
氣色灰濁
醫生說
污染源是 「道德淪喪」
若無法整治
恐怕會演變成尿毒症


「意識型態」
是難溶的油脂
沉積在冠狀動脈
母親台灣
忍受著陣陣的心絞痛
糾結夾纏
醫生說
營養源是 「認同矛盾」
若無法導正
恐怕會惡化成狹心症


躁鬱的台灣子民啊
長年汲汲營營
不就為了世世代代?
母親疲病懨懨
如何哺育子子孫孫?
他處縱有乳汁源源
豈容兒孫平白取用?
淳厚的寶島子民啊
睜開你的雙眼
尋出「台灣」健保卡吧
讓通過海峽的洋船
再度驚呼
母親昔日健康美麗的名號
福爾摩莎


【大約在民國六十年前後,台灣大量引進了西方科技文明,同時不斷輸出犧牲環保所換得的廉價產品,國家社會的財力開始日積月累。歷經二、三十年,終至經濟起飛,民生富足。但是這些成就加諸於台灣淺碟式的文化基礎上,卻也導致人心貪婪、短視近利、道德淪喪。
進入廿一世紀的台灣社會和自然環境,彷彿過度沉淪於欲望的軀體,慾念橫飛,百病纏身,步伐也越來越沉重。回首凝視哺育我們、任我們踐踏的土地,有一群人不禁悲從中來,心中不免自問,這些年來我們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啊?可是也有另一部分人,吸吮台灣的乳汁成長,卻一心繫念於中國大陸,兩股力量、兩種心情、兩樣意識形態,折騰著台灣子民,在外國人看來好像得了精神分裂症一般,外加中共虎視眈眈,真可謂內憂外患。
台灣人一向讓人感覺很疼愛子孫,日夜操勞,只為了遺留大量財產給後代,這是舉世皆知的事,可是現在卻準備將這百病叢生的土地留給下一代,是何道理?由此可見台灣人不是真的疼愛子孫啊!】

2008年10月16日

如何與莊圓師父聯絡?
想看佛陀跳舞嗎?
這不是凡人跳得出來的舞,只有佛陀才有這麼美的生命,令你大開眼界......
端午節莊圓的內心告白!
站長的生命力有緣承蒙莊圓師父的啟發,從此才真正知道要如何扮演一位稱職的導師,才知道怎麼去享受生命的滋味,往哪裡才能走出生命的迷宮。
為什麼莊圓師父要宣稱自己是佛陀?
釋迦牟尼佛他不宣稱他是佛陀,有誰會知道他是佛陀?你正處於一個不可思議、千載難逢的時代,你知道嗎?
莊圓師父簡介
一位不可思議的宇宙之光,一個敢向世人宣稱是「佛陀再來」的勇者,你想認識他嗎?

教師在職進修三部曲

就讀碩士班之前
好像鎖在定位運轉的螺絲
日積月累 切磋琢磨
總是局部塵垢 局部亮透
終日
順應著一貫作業的驅使
長年
聽任萬用扳手的整治


就讀碩士班之中
有如重新回鍋翻炒的老肉
備受煎熬 飽嚐滋味
往往幾分脫水 幾分精粹
自始
迎合著眾位名廚的點撥
至終
祈盼苦盡甘來的出脫


就讀碩士班之後
猶似花間採蜜賦歸的蜂隊
匆忙汲取 胡亂撿拾
兀自半身蜜汁 半身粉漬
一心
忖度著百花精髓的調兌
一意
領略化育蜂蛹的智慧

【自2001年開始就讀在職進修教學碩士班,歷時兩年,正值畢業前夕,同學相互要求每人發表一篇自己的畢業感言,再將全班感言內容編輯成冊,以便作為畢業後的留念。為此,將進入碩士班就讀前、就讀碩士班期間和畢業之後的諸多酸甜苦辣,分三段寫成新詩一首,描述三個階段的不同心境,並以此作為我個人的畢業感言。首段以「鎖在定位運轉的螺絲」自比長期任職教育界,「一貫作業」和「萬用扳手」隱喻九年一貫教改政策與政府教育主管單位的官員,次段「眾位名廚」則暗指列位指導的教授。全詩亦隱含我自己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理想,即「終日」「長年」「自始」「至終」「一心」「一意」都在「領略化育蜂蛹的智慧」。 整首詩自構想至下筆、修改到完成共費時三日半,大部分是利用碩士班上課的時間,恐日久或忘其事,為文以誌之。】

2008年10月15日

當導師的壓力不小喔!

每個班級都會有兩種心態在運作,你稱它們為正反兩面也好,陰陽也好,或是光明與黑暗也好,這是自然存在每個人心中,或是每個團體的人心之中的力量,這兩股力量會互相消長,一方長則另一方消,而導師正好就是影響這兩股力量何者消何者長的關鍵人物。影響力發生在班級活動的每個片刻,導師對班級成員夠了解嗎?夠真心嗎?心中對學生的慈愛夠純粹嗎?還是夾雜了許多交換條件?導師自己的身心夠健康嗎?對份內的工作夠投入、夠關心嗎?導師為光明奮戰的決心夠堅定嗎?這些都是導師對班級的光明能發揮多少影響力的關鍵特質。當一個班級的正義公理不彰,光明勢力消而黑暗勢力長時,那這個班的導師麻煩就大了,沒幾天好日子過,包括班上原本屬於光明的那一部分學生。此時班上有不公義的事發生,沒人敢講,連光明的學生也三緘其口,沒辦法,要自保啊!導師如果又急病亂頭醫,牽怒那些屬於光明的同學不挺他,結果弄得全班都向黑暗力量靠攏,而一起跟導師作對,這樣的班級上什麼課狀況都好不到哪裡去,學習情緒直直落,價值觀開始偏差,這種班級看了都令人搖頭。可是你覺得這種情形是導師願意見到的嗎?走到這樣的結果,全校老師中沒有一個人心裡會比該班導師難過,他必定曾經不停的找尋過出路,到處請教別的老師,怎麼帶班才能順利?甚至有些人弄到最後都快憂鬱症發作了,你說怎麼辦呢?要硬逼這些人退出教育職場嗎?那有可能是死路一條啊!你了解「不適任」這個帽子有多重了吧!沒人敢碰的,不是嗎?老師之間都盡量將心比心,互相幫忙,毫無保留的跟別人分享帶班經驗,希望大家都能夠勝任愉快,可是談何容易啊!帶班是沒有公式可循的,完全存乎一心,那不就跟修行差不多了嗎?不錯!帶班就是修行,班級就是修道場,當導師是隨時都在體會別人,隨時都在檢視自己,所以身為導師,能不用心學習嗎?


是 一個開關
一經啟動
剎那凝成永恆


是 一種爬藤
總在莖葉交纏時候
綻開美妙花朵


是 一瓶溶劑
將兩個陌生靈魂
一點一滴
溶成一體

【吻,是人類最奇妙的肢體語言了,從年輕懂事以來,就一直困惑於它那無與倫比的能量,千言萬語也難盡其意,只能以各種我們所熟知的事物,或許能稍稍加以比擬吧!但是呢,嗯......不可說,不可說,就請您用心去領會囉!】

師與生

數百個日子
三十幾顆心靈
共享著智慧資源
交織成網路芳鄰

我的一言一行
牽動著你們的觀感
你們的一笑一顰
豐富了我的生命

【經常想送給學生小禮物,像小老師、辛苦的班級幹部、有明顯成長的學生......,以表示鼓勵,但不知送什麼好,後來我以跟學生相處所產生的感情為題材,寫成了新詩一首,並以之作成書籤,再加以複褙,就成了精美而且富有感情的小禮物了。學生收到大多很高興,因為內容正是寫著我與他們互動的情形啊!你也可以試試看喔。另外希望詩中「三十幾顆心靈」,在不久的將來就能改成「二十幾顆心靈」,這樣你懂意思嗎?】

科學之美

藝術
很感官
也很心靈
而科學
她 拿數字來搶走感官
她 用數量來綁架心靈
若能輕妙的穿透
那麼 你的科學
很藝術

【有感於很多國中生學習理化,幾乎完全被定義、公式和計算侷限住了,學習生物則認為只是將課本內容背起來,可以應付考試就了事了,理所當然的以為學習自然科學就只是在做這些事。殊不知最重要的學習是經由這些概念的理解,進而透視概念本身的意義,以達成能利用所學習到的概念來審視自然界的運作,因而對自然界有更深入、更真確的了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學要走向情境化、生活化。例如學習「密度」的概念,重點是讓學生理解那是一個表達物質內部結構的緊密或鬆散程度的概念,為何可以用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來表達?為何密度值越大就表示內部結構越緊密?若改成用物質的體積對質量的比值來表達「密度」,那密度值越大也是表示物質結構越緊密嗎?一杯水和半杯水的密度為何相同?密度3 g/cm3是什麼意義?是在每立方公分的體積裡面,塞入了3公克的該種物質。黃金的密度是19.3 g/cm3,因此學生也必須能知道黃金只要一小顆,拿起來就會感覺很重了,這些才是學習「密度」概念所必須要透視的道理。為了表達我心中的感觸,所以作此詩,希望也能激發其他自然科教師伙伴在教學上的靈感和熱情,將學生帶往正確的學習之路,開啟學生與大自然相融合的本能,則甚幸之矣!】